“浙科技”闪耀冬奥
2022-02-07

载客46人、设计时速100公里、纯氢续航约450公里。这几天,在冬奥会延庆赛区,一批为运动员、工作人员提供接驳服务的氢能客车开始繁忙运转。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这些氢能客车每行驶100公里就可减少约57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可谓不折不扣的“绿色出行”。
各国运动员齐聚北京冬奥村时,一款“嘉兴造”的智能床成为“网红”,被运动员们“晒”得火热。1月28日,来自美国的雪橇选手入住北京奥运村后,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点赞这款智能床。视频中,她拿着有8个按钮的床用遥控器,演示智能床的多种休息模式,可以轻松调整床头、床位的高度,“电视模式”能让床头调整到接近沙发的状态,选择“看书模式”则秒变沙滩椅。更令她吃惊的是,这个床还支持“零重力”模式。这张奇妙的智能床,产自嘉兴秀洲的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重力’模式就是将人体头脚部抬升到一个特定角度,让心脏与膝盖处于同一水平线,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和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帮助运动员更好休息。”麒盛科技工作人员说,智能床还配有床尾凳,可将床加长到2.4米,可承载340公斤,经过1万次负重检测,大个子运动员也可放心使用。麒盛科技如何与北京冬奥会“结缘”?据介绍,麒盛科技智能床凸显的科技感与“科技奥运”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北京冬奥组委前期调研中获得肯定。“这次我们共为北京冬奥会配备了6300张智能床。此外,为了给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个休息和工作的空间,我们还在本次冬奥会的主媒体中心增设30个睡眠休息舱,手机扫一扫就能自助体验。”
身心暖,脚下更有力量。脚底暖,步履更为稳健。冬奥会开幕前,某知名品牌公布了一款专门为冬奥会中国国家队提供的发热雪地运动鞋,这双征战冬奥会的战靴,正是由海宁一家人才企业——嘉兴极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展科技”)历经两年研发的。极展科技是一家高科技创新公司,专注于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企业创始人何蕾说,正是看中了极展科技的独门专利——柔性可拉伸电池,某知名品牌企业抛来了橄榄枝,想通过这项“黑科技”的加持,保证战靴在零下25℃的雪地里,为中国冰雪健儿持续提供2.5—5个小时的发热保温效果。实际上,此次冬奥会,极展科技除了为中国冰雪健儿的战靴提供电子部件,由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加热护膝和袜子,也作为冬奥会的配套物品,提供给冬奥会的志愿者们。
奖牌绶带浙江造
北京冬奥会奖牌绶带来自浙江,制造者是位于杭州的万事利丝绸。
细细观察奖牌绶带:以端庄大气、古典热烈的“中国红”为主体色系,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绶带一脉相承;底纹上清晰可见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以及“BEIJING 2022”字样。
2020年10月,万事利接到一个特别的“订单”——定制生产1600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绶带。
接到任务后,万事利与绶带设计单位针对面料性能、花型纹样以及色彩呈现等进行多轮深入探讨。在长达近一年时间,经过上百次打样以及设计稿修改,最终确定方案:以中国传统文化、丝绸文化和北京冬奥人文情怀为基础,融入绿色低碳环保科技,向世界呈现一条“最中国”的奖牌绶带。
万事利团队选择采用100%丝绸为绶带材质,原料使用6A顶级桑蚕丝,使得绶带在柔软度、光泽度等各方面都表现优异。丝绸如水,面料柔软,却缺少挺括感。为此,团队成员多次前往苏州,找到非遗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在她的指导下,“冰雪纹”织造时充分汲取宋锦以经纬线同时起花的工艺特色,让纹样更好凸显出来,像“筋骨”一样撑住绶带。
本届冬奥会每枚奖牌净重约550克,超重奖牌垂直悬挂,绶带容易因受力拉伸而导致纹样变形。经过数月的实验与测试,团队开发出一种新面料,使这条“小而美”的绶带能够承受重90公斤的物品而不断裂。
在绶带制造过程中,团队还融入了基于色彩数字化的GBART绿色印染新技术,对染料和丝绸面料进行特别处理,使得它们能够牢牢固着在面料纤维上。这一技术不仅让色彩重现度达到99%,相较于传统印花技术,还免去水洗流程,实现污水、氨氮等污染物减排,全面展现了绿色冬奥的理念。
来源: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综合自浙江日报、嘉兴发布、浙江微体育等
编辑:张巧琴